廣納群智、切中時弊、實幹興港 看李家超先生的競選政綱

聽完了特首候選人李家超先生的政綱演說,再仔細看了他的政綱,筆者認為這是一份非常高水平的政綱,可以用「廣納群智、切中時弊、實幹興港」來形容。雖然籌備時間比較短,但李先生的政綱廣泛吸納各界對他的建議,而且抓住香港問題的重點,「以結果為目標」,提出一系列切實解決問題的方案。正如他在演講中提到土地問題時所說:「社會可以繼續討論,但必須要坐言起行」。

首先在強化政府管治能力方面,香港的公共管治過去享有盛名,但近年也惹來了不少批評。李先生提出要“革新、優化治理能力,打造忠誠、高效、貼地的施政團隊”,可以說是一語中的。其中提到要“強化戰略謀劃、政策研究和整體統籌能力”。筆者曾經擔任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和特邀顧問三年,認為中政組作為政府內部智囊和“收風”的角色確實十分重要。筆者認為,新一屆特區政府除了重設中策組之外,還應該在各個政策局內設政策研究團隊,幫助局長做好政策研究和諮詢工作。事實上在羅范椒芬擔任教育局常任秘書長時候,就曾經在局內設立過類似組織,民政事務局也曾經有類似安排,但並不是常設,人手也不足。建議下一屆政府可以認真考慮,一方面讓局長在構思和推行政策的時候有專業的研究人員幫助,同時也可以培養政治人才。同時李先生提出要以“我和我們”的精神處理問題,增強政府團隊精神,如果成功,就可以解決長期以來政府部門之間的“穀倉心態”(Silo Mentality)和互相推託的做法。同時也欣見他提出上任百日內訂KPI和增設危機動員機制,這些都是筆者和很多人都提出過的建議。

其次在全面提升競爭實力方面,其中創科和北部都會區,都是筆者長期從事和研究的範疇,希望也就此提出一些看法。首先看到的是理念中提出要“採取主動積極、進取有為的態度,促進經濟增長,以具戰略性的目光進行長遠規劃,為市場創造容量….共享經濟成功”。特區政府從曾特首的“小政府”,到梁特首的“適度有為”,到林鄭特首的“政府是促進者”,一直有所演變。到現在李先生的嶄新理念,是政府必須主動積極、進取有為。這是一個質的改變,是未來特首有所承擔的表現,令人激賞。

在創科方面提出的六點,可以說是囊括了筆者和科技業界過去多年來的所有建議,讓人驚喜。包括加大政府對創科成果的採購、開放政府數據、促進法規與時並進等等,都是業界期待已久的政策,希望新政府上場後,可以為這些政策設立KPI,早日落實。

最後很高興政綱提到要設立「北部都會區」發展統籌部門,推展北都規劃和建設,加強與內地的聯繫和互動,就土地規劃、經濟發展、產業策略、房屋建設、基建接連等作統籌落實,並且以北都作紐帶,共建高質灣區,開拓及帶動多元經濟.。筆者認為建設北都,是香港未來發展經濟,改善民生最重要的抓手。北都發展產住聯動,一方面可以為新興產業和再工業化以及市民的居住需求提供土地,另一方面也可以促進港深互補、融合發展,令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但是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如果還是按照傳統香港土地發展的模式,不僅缺乏效率,也錯過了利用這個機遇,突破和內地合作的一些框框。北都建設正正應該參考「深圳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模式,定位為「香港特區中的特區」,特事特辦,向中央直接爭取特殊政策,同時可以在特區內做好高層次的統籌,包括產業、土地、規劃、人才、教育、稅務、環保等範疇,提升效率,遊說相關持分者,加快建設速度。同時加強與深圳以至整個廣東省的深度合作。發展新界北都會區,也可以成為香港新發展模式的試驗田。

國安法頒布實行和完善選舉制度後,香港已經由亂到治。但經濟民生的一些深層次矛盾、沉疴已久,民心思變。從李先生的政綱,看得出他的團隊對香港的問題看得很清楚,也提出了一系列切實解決問題的方案。只要方向正確、做事果斷,先改變心態,再定出短、中、長期成果目標,我相信下一任政府,一定能夠給香港帶來可喜的改變。

(刊於鏡報月刊 2022年6月號)

#洪爲民 #Witman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