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帶一路”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藍圖》
作者: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教授洪爲民、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教授洪雯
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在參考舊金山矽谷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等國際著名灣區經驗的同時,更值得參考的案例恐怕是歐盟、北美自由貿易區、東盟等這些區域一體化案例。矽谷等三個國際著名灣區均位於同一經濟體內部,城市之間人、資金、信息、貨物的流通完全無障礙,是市場自發的力量推動了灣區經濟的形成;而粵港澳大灣區涉及三個不同獨立關稅區和經濟體之間的整合,三地有不同的經濟、政治、法律體制和獨立的貨幣,需要在WTO的框架下,從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角度來思考。
不過,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在高歌猛進幾十年後,近期出現逆轉。美國退出TPP、重審北美自貿區條款、啟動貿易戰;英國民眾投票脫歐,目前已在脫歐過渡期;逆全球化、逆區域一體化的趨勢湧現。而港澳地區,尤其是香港在回歸二十年後,出現本土意識膨脹、社會撕裂、部份人抗拒融入國家等非常值得警惕的情況。
在經濟層面,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並非有利無弊,因為全球/區域(global/regional)的利益與地方(local)的利益既存在一致的一面,又存在互相矛盾的一面;若未能處理好矛盾性的一面,將可能使某些階層、某些範圍利益受損,從而導致全球化出現逆轉。
現實情況是,過去數十年,無論是美國還是歐洲,在享受全球化/區域一體化好處的同時,均未能為可能出現的弊端做出充分的準備,未能處理好global/regional 與local之間的關係,從而未能使得企業、國家、民眾在全球化過程中均衡受益。以美國為例,跨國公司在區域乃至全球佈局資本,將產業轉移到最有利的地方,直接推動了全球化和區域一體化的進程,自身利潤得到最大化,美民眾也享受了低廉的商品;但不可否認,資本全球轉移也帶來了美國本土實體經濟空心化、製造業流失、就業兩極化、貿易逆差不斷擴大的局面——這實際上便是今日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根源所在。
因此,港澳要融入大灣區,是必然的選擇。在此,我們以香港為例,以闡述我們的觀點。
我們認為,香港若囿於1100平方公里、700萬人的彈丸之地,勢必坐困愁城。不過,在研究美國、歐洲過往的經驗和教訓、深入思考逆全球化和逆區域一體化產生的根源後,我們認為,香港融入大灣區,必須處理、協調好一系列區域與地方之間的矛盾,不能失之偏頗。我們嘗試梳理出了香港在戰略及具體政策層面都需妥善兼顧regional與local的七個方面,列於下表。
需強調,這些矛盾並非截然對立、不可協調;若香港能從“regional” 和“local”兩個視角出發,兼顧好“商”、“港”、“民”三方在大灣區內及在香港本地的利益,將能實現大灣區共贏,為香港闖出新天地。
借用 “Think globally,act locally(全球思維,地方行動)” 這句話,我們認為,香港融入大灣區,既需全局思維,亦須本地行動。
發揮香港優勢,包括香港廣泛的國際網絡及在金融、貿易物流、專業服務這三個支柱產業方面的優勢,是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的立足點,既能為這些產業拓展發展空間,亦能推動大灣區的整體發展。
不過,從香港自身的現實情況來看,光靠金融、貿易物流、專業服務這幾個產業,並不足以為香港年青人創造足夠的發展機遇,不足以支撐香港社會的整體長遠發展。產業結構單一、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就業結構兩極分化、發展空間狹窄、中層職位比例萎縮、年青人缺乏向上流動的信道等等一系列問題,是香港的“短板“,是香港必須解決的深層次矛盾。過去二十年間,香港再沒有出現過一家新的本地大型企業,本地經濟缺乏動力和活力的現象可見一斑。
因此,參與大灣區的發展,香港既需繼續發揮優勢,同時也需大力“補短板”,尋找金融等優勢產業之外的新增長點,推動產業結構多元化。而大灣區的發展,事實上為香港補短板提供了機遇;香港可考慮利用大灣區巨大的市場、多元化的產業結構、蓬勃的科技產業和製造業,推動自身產業結構實體化和多元化,推動科技產業、2.5產業、文化創意產業及其他產業在香港發展,為經濟創造更多的增長點,為年青人創造多元化的發展機會。
過往多年,粵港兩地的合作一直著眼於推動香港產業、資本、企業走入內地。改革開放之初的重點是香港製造業走入內地,而2003年CEPA簽訂以來則是著眼於推動香港服務業走入內地。
對香港企業而言,走入內地無疑獲得了更低廉的成本和更大的發展空間,香港的產業結構亦因此轉型為一個服務型經濟;對珠三角而言,香港製造業的移入帶動了工業化和市場化進程,服務業的移入則帶動了服務業的發展。未來,在大灣區範圍內,進一步減少要素流通障礙,幫助香港產業、資本、企業更加無障礙地在大灣區內發展,無疑還會是重要的發展方向。
但不可否認,過去數年,香港與珠三角其他城市的競爭力存在此消彼長的現象。珠三角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而香港近年卻一直未見大的突破。特別在以創新為核心推動力的新經濟模式下,科技產業、實體產業、互聯網和創新驅動的新型服務業成為經濟前進的關鍵引擎。而在這些領域,香港已經落後於大灣區內的不少城市,尤其是落後於深圳這個亞洲新科技先鋒。其後面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但其中之一,便是香港經歷了幾十年“去工業化”和產業移出,實體產業早已空心化;沒有實體產業基礎,科技創新難以立足,繼而難以與其他產業結合,突破舊有模式。光靠香港產業、資本、企業走出去,難以解決香港本地競爭力下滑的問題。
與此同時,珠三角城市經歷四十年飛速發展,早已出現一系列具備區域乃至全球競爭力的產業、一大批有區域及全球擴展需求的企業。也就是說,珠三角城市的發展需求已經出現變化,不僅僅需要引進來,還需要走出去。
在這種情況下,香港參與大灣區發展若僅僅著眼於協助香港優勢要素單向性地流動到廣東、協助香港企業進入內地,已經不能反映粵港澳三地的實際。
因此,在繼續協助香港企業進入內地的同時,香港亦須大力提升自己的競爭力,協助那些在香港立足和紮根的企業留在本地發展,同時吸引大灣區內的優勢要素、尤其是香港“補短板”所需要的產業、企業、資本來香港發展,既推動了珠三角企業的國際化,又能推動香港產業結構多元化,為本地經濟帶來新動力、新活力。(未完待續)
文章連結: 灣區50+ | 帶路大灣區:香港融入大灣區既需全局思維 也需本地行動
#洪為民 #Witman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