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一帶一路”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藍圖》
作者: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教授洪爲民、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教授洪雯
第一章 為什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很重要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國家戰略,是新時代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新舉措,也是推動“一國兩製”事業發展的新實踐,粵港澳大灣區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而在對粵港澳大灣區的現狀和前景進行研究和規劃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回答一個問題,那就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什麼重要?
我們嚐試從粵港澳大灣區提出的時代背景、粵港澳大灣區提出的曆程,以及灣區經濟對世界各國的重要作用來回答這個問題。
1、粵港澳大灣區提出有何時代背景?
今天我們面對著一個新常態的挑戰,這個新常態並不是中國專屬的,而是全球都要共同面對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 的 Christine Lagard 說世界正處於“Towards a new mediocre”的過程,而《新平庸時代》的作者Satyajit Das 也指世界正進入停滯的年代,即增長會減慢。
世界如何面對經濟無法高速增長的挑戰? 在上一波的全球化,加上互聯網技術的衝擊,發達國家因為生產及服務工序的外移,製造業逐漸消失,加上現在智能機器人生產,低技術勞工出路日漸稀少的問題,飯碗不保、影響著社會的穩定,甚至可能引致政治的動盪。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善其身,在全世界也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也許觀察到現在為止對“全球化”有所反彈,美國的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法國、英國的“脫歐”,也似是衝著“全球化”、“一體化”而來。可是,今天全球經濟互為影響的情況下,地球村的一分子又怎可能獨善其身,已發展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在這個情況之下各自可以扮演些什麼角色呢?
作為地球村的一份子,中國如今也是面對“新常態”。改革開放40多年以來,從前以資源和人力去帶動高速、粗獷式的增長日子,可能已經不可再持續了。因此,我們會由高速增長變成每年GDP中速增長(如6%左右的增速)。作為世界第一製造大國、貿易大國、中國在全球化的角色又是如何?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此前出席達沃斯論壇時指出,中國要引領新的全球化。他說:“一帶一路”從中國倡議到全球共識,從理唸到全面行動,引領包容性全球化。
當今中國要如何應對全球化?如何響應新常態? 我們認為要維持增長,可以有四個做法,第一是開拓“新市場”,“一帶一路”就是中國需要開拓的新市場。過去中國、甚至整個亞洲的大部分國家的發展,都是以製造業去滿足北美和歐洲的市場,今天來說我們希望能夠打開一個新的市場,就是“一帶一路”,而這個新市場的開發是以“共榮共融”的手法,透過技術轉移,與當地的利益共同體一同發展的。
第二是用“新方法”,意思就是“產業升級”、“ +互聯網”。2010年的深圳IT峰會上,馬雲曾說他說過當年中國的互聯網產業化大致完成,當年要開始“產業互聯網化”,隨後,我們看到一批小公司,例如當年的阿里巴巴、騰訊、亞馬遜,日漸壯大變成大企業。時間約20年,整個互聯網已經成為了一個產業,現在美國股市頭10名的公司裡面有5家公司是跟互聯網跟IT有關的公司。 說回“產業互聯網化”,就是傳統的產業用互聯網的思維及方法去改變。我們認為,無論是教育、金融、貿易、生產,都需要用互聯網去提升產業。如果不行互聯網化,它就很可能就會成為下一個被顛覆的行業。
第三是發展“新產業”,我們的看法就是“互聯網+”,近年也有不少新的經濟模式湧現,例如共享經濟或分享經濟、互聯網金融或數字金融。這些都是過去沒有的產業,現在這些新產業長在帶領不同國家的增長,成為一個新的主要增長點。
第四就是“新平台”,現在說要搞平台經濟、搞生態圈經濟。今天的京東、阿里巴巴等各種各樣電商的平台就是例子。這些平台,過去是不存在的,有了這些新平台以後,就會出現去中間化、中介化,提高產業鏈的效率及透明度。在互聯網年代,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過去很多的產業比如說貿易是依靠信息的不對稱去進行,由於互聯網的出現,信息的不對稱的空間變得越來越窄,固此,產業需要重新考慮自己真正的價值,如何為客戶創造價值。平台及生態圈的提供者,則需要為夥伴創造價值,做到共榮共存。
國家的改革開放今天已進入了深水區,以往城市過去是單打獨鬥、自己各自發展,今天“城市群”一起發展,這不僅僅是說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群,杭州灣區和渤海灣區也是在發展城市群。中國向灣區經濟發展,不僅僅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其它灣區也可以在灣區經濟上分一杯羮,只是粵港澳大灣區今天走得比較靠前,較為人所熟悉。
2、為什麼會有粵港澳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並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以前已有“小珠三角”加上香港及澳門的概念。廣東省是中國經濟活力非常強的省份之一,2017年貨物進出口總額6.8億元人民幣,出口貿易額達到了4.2萬億人民幣,港口集裝箱吞吐量6398.80萬標準箱。貨運港口方面,大灣區有三個港口排名全球10名內。2017年全球機場客運吞吐量(航空客運)排名,香港排名世界第8、廣州排13、深圳排34,在2017年全球機場貨運量(航空貨運)中,香港是排第一,廣州是19、深圳是24,在貨櫃港口方面,深圳排世界第3、香港第5、廣州第6。在批量少、貨存少、講速度的互聯網年代,不少貨品都是透過空運去做配送,跟傳統產業鏈概念不一樣,令空運變得重要。根據官方數字,廣東省有173所高等院校,當中有4家是全球100強(QS排名)。改革開放40年以來,廣東和港澳已經形成了一個先進製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產業體系,不單具有一定的實力,而且也得到世界的認同。
大灣區的戰略意義一方面是為改革開放探路繼續發揮作用。另一方面是以大灣區的拉動及輻射整個華南地區,並與長江經濟帶互相呼應。如果沒有“一帶一路”倡議,就可能沒有今天的大灣區,我們相信大灣區的發展也會輻射到周邊的地區或國家。過去說我們說泛珠三角、大珠三角、‘9+2’(9個省加上2個特區)。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也是“9+2”,不過由9省變成9個城市。兩者都是差不多一樣的道理,也在互相支持城市群的發展模式。粵港澳大灣區是要打造一個國際的品牌,目的就是我們中國要走出去,所以作為“一帶一路”的跳板或橋頭堡,粵港澳大灣區是和中國在新一輪全球化的角色息息相關。
說到粵港澳的曆史,粵港澳經濟一體化初期(即1978-2003年)是“前店後廠”的垂直分工,香港的人負責面對世界市場,廣東省則負責生產。在2003年,香港因為非典而在經濟上受到沉重打擊,CEPA服務貿易自由化是響應當時港商或專業人士希望開拓內地市場的需求。2003-2016年是市場的橫向整合,當時的大珠三角概念是泛珠三角希望吸引港企投資而香港人透過這個泛珠平台,把一些原本不容許外商或者外資做的事情在大珠三角里先試先行。所以當時說的還是“你來我這投資,我去你那裡做生意”,這就是橫向整合。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則是參與國際灣區的競爭的重要一步,整個灣區有約7000多萬人口,GDP是13,000-14,000億美元。此外,灣區這個名字在國際上比較容易理解,例如美國人會說自己住在灣區,意即舊金山灣區,此外,還有紐約灣區,日本則有東京灣區,歐洲則是大倫敦城市群,這些大城市群都是國際上比較容易理解的。我們認為粵港澳大灣區2016年至2030年的目標就是參與國際灣區的競爭,成就國際級的灣區品牌。
“大灣區”的合作曆史可以從1980年開始說起,中國走改革開放路線是從南部沿海城市先富起來。深圳特區就是在1980年成立,當年香港一度藉著珠三角地區的勞動力優勢發展製造業。到了1990年代,我們就談前店後廠、三來一補,開始有內地企業來香港上市。第一間來香港上市的企業是青島啤酒。在2000年代,香港在研發、金融和商務服務等方面向內地企業“輸血”,內地企業通過轉型升級延伸反哺香港,延伸至香港的產業鏈,在香港拓展市場。在2006年,深圳和香港一起發動“深港創新科技圈”,當年科學園特別辦了一條深港穿梭巴士線,方便深港工程人員往來。當時社會開始就“河套區”用作科技發展作不同的討論。2009年時任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談到“廣佛肇、”珠中江“及”深莞惠“3個經濟圈規劃 ,當中也包括”河套區“的規劃。2014年深圳市政府報告首次提出”大灣區“概念。2014年深圳的兩會,時任許勤市長提出”灣區經濟“,當時香港人沒有特別留意什麼叫大灣區,我們在那時已開始進行研究。2015年3月,國家發改委、外交部和商務部就聯合發佈《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文件提及”打造粵港澳大灣區“。2016年3月,國務院印發《關於深化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的指導意見》內容談及 共同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世界級城市圈格局。2016年9月,發改委《關於貫徹落實區域發展戰略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到廣東省港澳共同編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2016年年底,發改委《關於加快城市群規劃編製工作的通知》,提出於2017年啟動”珠三角灣區“城市群規劃。2017年全國的兩會中,李克強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之中提出大灣區的建設。(未完待續)
《“一帶一路”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藍圖》
作者: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教授洪爲民、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教授洪雯
文章連結: 灣區50+ | 帶路大灣區:為什麼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很重要?
#洪為民 #Witman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