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近日正式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本地畢業生在大灣區就業。計劃將提供2,000個職位,其中700個屬創科類別,這些畢業生須持有與科學、科技、工程或數學學科相關的學位;至於其他職位則沒有指定工種。參與計劃的企業須按照香港法例聘請2019年至2021年的大學畢業生,月薪不能低於18,000港元,企業可就每名畢業生向秘書處申領每月10,000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18個月。
正正能助青年人打破悶局
「計劃」得到了香港業界的歡迎和支持。筆者有份參與的智慧城市聯盟及互聯網專業協會有意推動會員公司參與今次計劃,期望提供100個創科職位。作為大灣區的一員,我們前海管理局也有意登記參加今次計劃,並向香港畢業生提供職位,培養青年人的大灣區視野,增加他們對大灣區,尤其是前海的認識,協助前海對港人港企政策的執行。
香港在過去兩年,在社會運動和新冠肺炎疫情雙重夾擊下,失業率愈來愈高,社會開始擔心新一代青年人的出路問題。特區政府今次推出「青年就業計劃」正正能助青年人打破悶局,助他們除了在香港發展外,也可以放眼大灣區、乃至整個中國市場,為大灣區服務。
為一同打造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目標進發
根據不同調查,只有大約兩成的青年有意到大灣區發展。青年人沒有把大灣區當作個人出路的原因,有可能是因為不熟識內地市場及情況,也有一些因為內地稅務問題。今次「青年就業計劃」的申請機構須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均有業務(包括駐港的內地企業)。機構提供的非創科職位,須長時間派駐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創科職位則應派駐畢業生在香港及大灣區內地城市參與創科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時間各佔約6至12個月,僱主按照本港法例招聘,並在香港支薪,這一方面解除青年人對內地稅務較香港高的顧慮,同時間又令青年人可以得到在內地城市工作的經驗,感受在內地生活,實在一舉多得。
「計劃」為創科類別特設了超過三分之一的名額,這顯示出特區政府不單重視創科及高端產業人才培育,讓他們可以在大灣區汲取更多實戰經驗,同時又可以回饋香港企業,促進大灣區的創科在科技研發及技術應用上的交流,為一同打造大灣區國際創科中心這個目標進發,達至多贏局面。
筆者相信今次「計劃」能夠幫助香港青年汲取寶貴的經驗,不單拓寬個人視野、也為個人事業開拓更廣闊的空間,為日後的發展鋪路。香港有多間QS 200強的大學,畢業生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也擁有亞洲區視野,相信能助力大灣區的未來發展。
(刊於2021年3月5日鏡報)
#洪為民 #Witman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