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區50+ | 帶路大灣區:粵港澳能否組建超級港口管理局爭奪國際市場?

來源:《“一帶一路”下的粵港澳大灣區藍圖》

作者: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院長梁海明、香港特區全國人大代表、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教授洪爲民、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兼職教授洪雯

粵港澳大灣區應發揮規範性力量

粵港澳大灣區規劃計劃到2030年把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成為全球重要創新科技中心、國際金融航運、國際貿易中心以及全球先進製造業中心,屆時粵港澳大灣區的GDP總量將超過紐約、東京等灣區,成為全球GDP總量第一的灣區。

由於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港澳是富有但不先進的地區,而廣東是先進但不富有的地區,要將粵港澳三地有機結合,以達成上述宏大目標,則須三地至少在把握地緣經濟最新趨勢、組建超級港口管理局、建立區域連接機製等三個領域發力,這些措施不僅能助力粵港澳大灣區迅速躋身世界一流灣區之列,也能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規範性力量,為世界未來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提供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模式和價值規範。

在把握地緣經濟最新趨勢方面,當前國際事務漸趨以經濟掛帥,國際間的競爭已由過去爭奪資源轉向市場占有率競爭的地緣經濟新時代,在這個新的國際秩序下,眾多新興國家的崛起創造了許多新市場,引發各國競相爭奪國際市場占有率。在這個有地盤,不如有市場的新形勢下,如果粵港澳大灣區範圍內各城市仍然是只顧搶占地盤、只顧及自己轄區下的一畝三分地、只想通過大灣區規劃拿優惠政策的老思維,那麼,粵港澳大灣區規劃或將陷入來回炒概念、玩噱頭的怪圈,無助於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要想躋身世界一流灣區,需要借鑒東京、紐約灣區的做法,通力合作推動灣區內的企業積極搶奪國際市場。如在東京灣區,各地政府通過為企業提供投資潛在國整體投資環境及個體產業狀況等數據,為企業提供資金及各種實質協助,提供投資前市場調查等補助,務求全方位協助灣區內的企業擴大國際市場占有率。因此,在這個國際市場占有率越高,影響力就越大的地緣經濟新時代,粵港澳大灣區需要思考如何採取適當措施,以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避免換湯不換藥。

在組建超級港口管理局方面,近年來,在國際海運運能過剩30%而且運費越發跌到穀底之際,組建超級港口管理局、打造港口聯盟以分享船隻、航線和停靠港,是降低成本和搶占國際航運市場的必要之舉。粵港澳大灣區內,擁有廣州南沙港、深圳蛇口港、珠海高欄港、澳門深水港、香港葵涌貨櫃碼頭等港口,如果各自為戰,無疑浪費了優質的港口資源,若能組建超級港口管理局,組建成一個類似聯營港口聯盟的組織,進行優勢互補,很大可能將發展成一個從儲存、包裝、裝卸到流通、加工、配備等集於一身的新型國際航運聯盟。

更為重要的是,打造粵港澳新型國際航運聯盟可以增加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當前國際上共有三大航運聯盟:馬士基和地中海航運組成的2M聯盟,以及大洋聯盟。這三大聯盟影響力巨大,且主要受西方發達國家主導,有權選擇使用或者不使用世界各大港口,背後也常涉及地緣政治的考慮,這或將影響中資企業投資海外港口的部署。在這種情況下,組建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港口管理局,打造大灣區新型國際航運聯盟具有急迫性。

在建立區域連接機製方面,需要注重發揮智庫、研究機構在灣區發展中的作用。東京灣區是建立區域連接機製的典範灣區,東京灣區內有一都三縣,包括若干大城市和中小城市,因為東京灣區各城市政府決策者會不斷更換,加上每任政府負責人都有自己的施政方案,為避免官員更換對灣區建設的影響,東京灣區大力發揮智庫在灣區建設中的作用。

這些智庫對東京灣區的發展有持續的、長期的研究和認識,也長期參與和主導東京灣區的各類規劃,由於多數與東京灣相關的規劃和政策都出自相關智庫,因此東京灣區的發展規劃、思念相對一致、連貫,不會隨著各城市主管官員的改變而改變。粵港澳大灣區未來的建設當中,也將面臨灣區內官員更替的影響,或可參考東京灣區的做法,通過發揮智庫、研究機構的作用建立完善的區域連接機製。

簡而言之,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僅是要促進大灣區內部的發展,還要發揮規範性力量,通過大灣區的建設,向世界各國傳播中國有關互利共贏、開放包容、互學互鑒等的道德規範和價值準則,以此不僅能夠進一步贏取各國的認同、信任和尊重,也能為各國的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帶來有益的經驗。(未完待續)

 

文章連結:  灣區50+ | 帶路大灣區:粵港澳能否組建超級港口管理局爭奪國際市場?

#洪為民 #Witman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