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與大灣區

 最近特首施政報告附篇中有22處談到「大灣區」,當中包括不同範疇,例如服務貿易、法律廉政、生態文明合作、青年實習及創業合作等。筆者鼓勵在香港擁有一定實力的企業及專業人士,可探索在大灣區繼續擴展新市場。

在大灣區的法律合作方面,例如與海牙國際法學院磋商為大灣區及周邊司法管轄區每年在香港舉辦培訓課程,並積極探討與不同國際機構合作,推廣以規則為本的貿易體制。

在推動在大灣區實現服務貿易全面自由化上,政府會為香港企業和專業人士進入內地市場創造更好的條件。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亦會把「跨境一鎖計劃」擴展至廣東省內52個清關點,當中43 個清關點覆蓋大灣區九個內地城市。

延長通關時間 便利簽證措施

為方便大灣區的交流政府計劃把深圳灣口岸的通關時間延長至24 小時及取消跨境渡輪乘客上船費。運輸及房屋局與國家民航局已同意把往來香港的跨境直升機服務擴大至整個廣東省的航點。商務及經濟發展局會與內地有關當局探討吸引海外旅客以「一程多站」方式進出大灣區的措施,包括爭取優化現行為海外旅客經香港到訪廣東省而設的144 小時便利簽證措施。

鼓勵年青人了解國家

民政事務局將牽頭成立「大灣區香港青年創新創業基地聯盟」,邀請粵港兩地具實力的雙創基地、大學、非政府機構、科研單位、專業團體、創投基金等加入聯盟,攜手建立一站式資訊、宣傳及交流平台。聯盟成員及香港青年創業者代表應定期與粵港兩地政府會面,以檢視雙創生態系統的狀況,聆聽持份者的訴求,處理創業者遇到的問題。民政事務局也會開設與創科產業有關的專項實習計劃,在內地一線創科龍頭企業總部提供優質的實習崗位。筆者希望聯盟可提供反饋機制,令青年創業政策及扶持措施可以更加到位。我也希望青年人可以積極到內地科創企業實習,了解國家科技發展,把經驗帶回香港。

另外,商務及經濟發展局也會資助業界在深圳前海地區設立培育計劃及舉辦交流活動,協助香港年輕創意人才及初創企業在大灣區發展事業。香港就是大灣區的一部份,並不是「非我即他」的概念,大灣區就是港人港企可以同步發展的地方,我們就是「大灣區」人,建立「大灣區」品牌,怎能缺少香港的參與 ?

(刊於2019年11月1日資本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