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常委蔡冠深先生前幾天和媒體見面時提出了粵港澳“大灣區人”這個概念,竟引起一連串口誅筆伐。事實上,筆者去年年初接受訪問時就提出過“灣區人”概念。眼見蔡常委因為“英雄所見略同”而備受攻擊,我希望借此提出一些看法,試問:“大灣區人”有何不可?
有人說美國和東京的灣區並沒有“灣區人”概念,其實這要看是哪個灣區。我認識不少美國人都會說“I live/work in the Bay Area (我住/工作在灣區)”。事實上這就是觸發筆者去年提出“灣區人”概念的主要原因。我並非要求政府建立官方的“灣區人”行政規劃,或者發一本灣區通行證,而是認為將來隨著灣區進一步的融合,人們自然而然會有這種概念。事實上,“哪裡人”本來就是一種文化上的概念,也不需要強加在大家身上。美國的“灣區人”也不是政府提出來的,加州灣區的人自己也講不清楚到底算哪個城市的人。未來隨著大灣區的發展,基建的完善,也可以做到和加州灣一樣,公司總部在深圳,孩子在香港上學,自己在佛山上班,而週末到珠海的房子休息。
“灣區人”概念的好處,是人們不再以城市本位去思考,而是以最科學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去選擇就業、置業和生活的地區。
一些論者又提出紐約人很驕傲地認為自己是“紐約客”,但“紐約客”的定義並不是在紐約出生,而是在紐約工作又能夠生存下去,才能自稱為“紐約客”。紐約是全美國人乃至全世界人的紐約,而不是在紐約出生的人的紐約。今天的香港,做得到嗎?香港和紐約都是移民城市,因為種種原因吸引了一班又一班精英落地生根,也成就了這兩個國際大都會的發展。可惜過去十幾年以來香港有一種非常奇怪的排外心態,而且很多時候只排內地來的“外”,比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還不包容。
紐約灣區的歷史發展是圍繞著紐約市的發展,其他的城市更多是為與之配套。但是今天的粵港澳大灣區並不一樣。20年前,香港的確有一個機會,可以提出“香港大灣區”概念,即以香港為中心,帶動整個珠三角的發展,可惜自己放棄了這個機會。不管是港珠澳大橋,還是高鐵的姍姍來遲,加上香港對內地人才的種種限制,都讓香港錯失了成為“香港大灣區”中心的機遇。
時至今日,香港要把握粵港澳大灣區的機遇,一定要放棄過去“香港本位”的傲慢態度。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位置,應該是舊金山而不是紐約。誠然,香港今天還有很多優勢,但是必須認識到,香港的增長速度長期是大灣區規劃內九個廣東省城市的一半都不到。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將會是由創新驅動,而創新和科技恰恰是香港過去的短板。只有徹底放棄龍頭心態,互相欣賞,互創價值,才能夠真正做到優勢互補,並船出海。至於廣州人、東莞人、珠海人是否會認為自己是灣區人,這要看灣區未來的發展。今天的花縣人和番禺人都絕不介意說自己是廣州人。我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有影響力的人如蔡常委等支持“灣區人”的概念。“風物長宜放眼量”,筆者相信,假以時日,“灣區人”的概念就會自然形成。
(刊於2018年5月15日環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