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大灣區 前海著重制度創新

粵港澳大灣區有著全球獨一無二的完整産業鏈,要實現區內優勢互補,必須將香港和深圳的創新、金融、物流、會展等要素與泛珠三角的製造、資源、土地充分整合。鑒於粵港澳三地的體制不同,在資源整合過程中,制度創新是前海的獨特優勢和核心角色。

前海位處深圳、毗鄰香港,肩負推進深港合作、政策先行先試的戰略定位,提供整合三地資源的最佳切入口。

通過制度創新和政策突破,降低壁壘,促進知識、資金、産業、人才在灣區的融合流通,實現灣區經濟協同效應。

法治創新方面,前海著力構建司法、仲裁、調解三位一體的國際化商事爭議解決和知識産權維權體系。

前海法院適用香港法律審結涉外涉港、澳、台商事案件,首創「港籍調解」與「港籍陪審」制度;涉港民商事案件將優先委派香港律師調解,首批88名律師調解員中有19名香港律師。

深圳國際仲裁院擁有來自50個國家的353名境外仲裁員,可根據當事人雙方約定選用地區的法律進行仲裁。

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

內地11家粵港合夥聯營律師事務所試點,其中7家在前海落戶;前海廉政監督局實行紀檢監察公安審計聯合執法新機制;最高人民法院在前海設立中國港澳台和外國法律查明研究中心。

跨境投融資方面,前海的金融和類金融機構已超過5萬家,銀行、證券、保險等持牌金融機構約有200家。

前海創新金融體系推進跨境投融資便利化。

跨境人民幣貸款,資金成本下降10-30%;前海金控在香港發行10億元離岸人民幣債券,所募資金允許50%回流境內使用。

九家跨國企業通過前海開展跨境本外幣資金池業務;41家前海企業獲得合格境內投資企業(QDIE)試點資格。

貨物通關時間減70%

106家獲得「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QFLP)試點資格,一家獲得外資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PFM WFOE)試點資格;前海金融資產交易所提供非標金融資產跨境轉讓服務。

另設有前海股權交易所、港交所前海聯合交易中心、前海深港基金小鎮等。

跨境貿易方面,前海實行先入區後報關的快速通關模式,採用安全智能鎖和智能化卡口,入區貨物通關時間縮減70%,節約貨運成本10%。

前海與香港合作建立國際中轉食品監管模式,「前海暫存、轉運香港」能爲港企節約30%營運成本。

前海管理局、深圳檢驗檢疫局與香港測檢和認證協會等認證機構在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兩地人員培訓、實驗室互認、不合格案例通報、調查和檢測結果互認等方面建立合作機制,部分貨品已實現「一張證書深港通」。

前海與香港貿發局、香港海關、香港物品編碼協會、中檢集團等建立進口商品全球溯源核放監管模式。

前海將在營商環境、雙向投資、市場監管、知識産權、科技創新、自由貿易、金融開放、人才服務等領域繼續改革,爲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深港合作政策創新先行區。

(刊於2018年2月15日經濟一週)